2014年,可以说是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最为艰难的一年。
这一年,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主要工业产品价格连续35个月下降,融资、人工等成本持续上涨,我省以资源型、初级原材料类为主的工业体系显得步履维艰。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攻坚克难,多策并举,不断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动结构调整显现新变化。
政策支撑保增稳产
去年,我省提早研判形势,将政策引领与稳增长相结合,定向发力,研究出台了支持工业稳定增长、减轻企业负担等政策措施,多策并举,帮助企业保增稳产。
针对电解铝行业走势低迷问题,建立互助资金调蓄机制;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展多次银企对接活动,1至11月全省1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投放工业信贷及其他融资产品1038.36亿元,构建了省、地、银、企广泛参与和推介、对接、签约、落实“四步走”政银企合作机制;针对企业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在光伏、电解铝、装备制造、煤炭、建材等行业开展上下游产业对接,1—11月实现对接金额373.5亿元。针对涉企收费较多、标准高的问题,制定出台了《2014年减轻企业负担的工作意见》,组织开展涉企不合理收费的专项清理工作,集中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2%,较全国高0.9个百分点,在资源性工业省份中增速位居前列。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844.7亿元,同比增长12%;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8.5亿元,同比增长24.9%。100个重大技术进步项目和110个双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87.1亿元,占全省一般性工业投资的81.4%。一体化项目焦化子项、江峰电线电缆等65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试产,实现产值297.8亿元,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4.6个百分点。
绿色引领优化结构
按照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我省把生态保护作为青海立省之要,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探索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着力打造青海经济的升级版。
严格项目准入,大力引进轻工、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去年招商引资项目中产业补链和新能源、新材料、消费品项目占工业签约项目的80%;重点项目中循环经济类、新兴产业类项目投资占到70%以上,拓展了低碳、绿色、集聚、循环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实施技术改造,钢铁、石油天然气、盐化工、有色金属等先进产能比重显著提升,及太阳能、盐湖化工、铝及铝加工、铅锌冶炼及综合利用、铜及铜加工、地毯绒纺、中藏药及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业体系日趋完整,盐湖资源—碳酸锂—正负极材料—锂电池组制造以及配套铜箔、铝箔、石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在水泥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对标活动,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省内32.5复合水泥产量下降50.2%,电解铝产能就地转化率达到70%,多晶硅产能实现省内消纳70%。
组织实施电解槽优化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能效提升及固体废弃物、废水综合利用等75个重点项目,完成652台电解槽改造和9户水泥、10户铁合金企业余热发电改造,吨硅铁发电700度左右,吨硅铁成本下降200元以上,吨水泥节电25%以上,吨铝电耗降低500度以上。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28%。
去年1至11月,我省轻工业增长3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2.6%,提高2.5个百分点;装备工业增长31.3%,占比达到3.9%;高技术产业增长46.2%,占比达到4.6%;资源类、采矿业占比分别下降4.1个、4.7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突破瓶颈
截至去年年底,我省省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为2.5%,较上年度提高0.3个百分点。完成32个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建成光伏产品检测平台、硅材料工程技术实验室、锂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新型高强高韧航空铝合金材料及其关键制备技术等取得技术突破。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黄河再生铝与青海大学合作获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高性能轻金属合金及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海黄河水电再生铝业有限公司分中心”牌照。新型建材工贸公司实施电石渣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年处置干排电石渣40万吨以上,解决了青海宜化公司的电石渣污染问题,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万吨。
去年,我省取得晶体硅加工废砂浆生产三氯氢硅方法等20项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组件用玻璃吹扫装置等30项实用新型专利,高海拔条件下生产高容量化成箔关键性技术研究等6项科技成果。半导体级多晶硅填补国产化空白,建成国内首个2.5万千伏安矿热炉及烟气回收净化装置,尿素间接法生产碳酸二甲酯成为国内首创,电子束冷床熔炼炉成套设备国产化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680MN多功能大型模锻压机是世界第一台大吨位、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模锻液压装备;省内优势企业能耗及排放指标已超过或接近国家先进水平。
两化融合创造机会
去年,我省制定出台《关于信息化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2014—2018年)》、《关于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信息化主攻方向不断明确。
屏蔽此推广内容紧紧围绕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流通追溯、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和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重点领域,实施了一批两化融合项目,培育了一批示范企业,示范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35%,生产周期平均缩短38%,一批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模式正在萌发。去年11月底,我省企业生产装备数控化率达到32.6%,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列全国第18位、西部第3位。德令哈市入选全国第二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2户企业入选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9人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信息官。
截至11月底,全省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1.4%,信息消费规模146.7亿元,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产业收入35亿元。信息消费、信息产业逐步成为我省新的增长点。
有人说,变化就意味着机会。走过2014,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2015年,青海工业将以改革的思维,紧抓机遇,不断提升发展能力,不断优化发展结构,为“十二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攻坚克难 青海工业的2014
2016-04-19 05:49 点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