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饰件
“洋黑工”为何走俏长三角服装加工厂(上)
2014-12-17 09:59  点击:93
“洋黑工”为何走俏长三角服装加工厂(上)   在我国“民工荒”背景下,一些东南亚国家平民通过各种地下途径,进入我国非法就业。笔者调查发现,继珠三角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或将成“洋黑工”掘金首选地。其背后,折射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同事居然是“老外”
  
  “真没想到,我每天跟一群‘老外’在一起上班!”小李是诸暨某纺织厂的一名员工,谈到前段时间发生在厂里的“洋黑工”事件,她说自己23岁了,“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外国人到中国打工”。
  
  小李生长在江西农村,出来打工已有两年时间了。其眼中的“老外”,是一群越南工人,“他们大多人听不懂中国话,也不会说汉语或英语,只会打简单的手势”。
  
  这群只会打简单手势的越南工人,共28名,他们平时很少跟外人交流——该纺织厂有近400名员工,这群“老外”生活在自己的“部落”里,每月领取1000余元的工资报酬。
  
  在这群“老外”中,魏文通(音)是唯一一个会说中国话的人。魏文通今年21岁,1年前就通过朋友,从中越边境非法潜入我国,在广西、广东一带私营企业打工。今年5月初,魏文通回了一趟越南老家,当月底,他与同乡一起,到了诸暨这家纺织厂工作。
  
  日前,在诸暨市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整治“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专项行动中,魏文通等28名“老外”浮出水面。“到中国打工,每月能挣人民币900元以上,我们很喜欢这里。”在接受调查时,魏文通说,“在越南,做同样的活,每月最多只能挣人民币400元,所以我们国家很多人希望能来中国打工。”

  铤而走险源于招工难
  
  说到铤而走险非法用工之事,小李所在的该纺织厂总经理杨某说,是由于自己实在招不到国内工人,才出此下策。
  
  据了解,杨某的纺织厂在当地属中等偏小企业,由于在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不够,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相对于其他规模型企业,该厂需要更多的工人。因此在民工荒背景下,该纺织厂的“招工难”问题愈加明显。
  
  “我们外贸订单很多,外商每次下订单前,我们都要问清数量,如果量特别大的话,我们都不接。”杨说,由于招不到工人,当地很多工厂和他们一样“限制订单”,而与此同时,很多机器处于闲置状态。
  
  今年5月底,杨在越南谈生意时,有当地劳务中介公司说越南工人薪酬低。“当时,我们正好急缺人,就动了心雇佣越南人,带回厂里打工。”杨说。
  
  据介绍,当越南中介公司把招工消息发出后,一下子来了几百个人。由于担心这些工人在国内工作的合法性,杨从报名者挑选了28人,并为其办理了一个月的旅游签证,以旅游的名义进入我国境内。
  
  “以前,我们到国外打工、经商蛮多的,现在老外都到中国打工了,说明中国经济这些年的确发展很快。”杨说。但没多久,有关部门找上门来,除了将28名“老外”全部遣送出境外,还对该厂行政处罚2万多元。
  
  “洋黑工”转战长三角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一些外向型企业遭受沉重打击,一些企业破产倒闭,外地工人被迫回家。而随着外部环境的转暖,各地经济生产去年又繁忙起来,“招工难”、“民工荒”现象频现。于是,就有不少越南、缅甸的工人入境打工。
  
  2009年6月,绍兴县查处了两名非法“洋黑工”;今年4月,4名缅甸人到诸暨某袜厂做织袜工,6月中旬被有关部门全部遣送出境。
  
  上述4名缅甸“洋黑工”在接受调查时说:“在老家一个月只能赚十美元,所以我们很多老乡想到中国打工,已经有几百人过来了,这一次他们几十人偷渡过来,大多是到苏浙一带打工的。”
  
  据了解,“洋黑工”多年前就在珠三角出现。在广东珠海、广州等地,“洋黑工”是很多中小企业心照不宣的现象。而近年来,随着纺织、机械、五金等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成了“洋黑工”淘金的新目标。
  
  但到底有多少“洋黑工”?有关部门表示,由于“洋黑工”都是秘密使用的,整体数据难以统计。“但从最近几次检查来看,个别小企业雇佣‘洋黑工’有扩大的趋势。”相关人员如是说。
  
  此说法得到了杨的证实。“跟我接触的越南那家劳务中介公司规模很小,但他们每年往中国输出400多人。以往主要前往广东地区,而现在前往长三角地区的多了起来。”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