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第三方支付生存隐忧:依附于银行利益难协调
2015-09-25 23:24  点击:88
  第三方支付获牌周年“未来前景是极好的,眼下日子却是难过的”

  自去年5月26日至今,央行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已逾周年,支付行业“通行证”的颁发令行业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期。如今,又有消息称,不日将颁发第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亦是“来势凶猛”。

  在众人眼里,相比等待牌照的庞大阵营,那些已经拿到通行证的企业似乎可以放宽心了。然而,准入制的发牌方式,使获牌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数量也在急剧上升,操心的事越来越多,愿意合作的商户开始挑三拣四,能够拿到的佣金越来越低,不时还得看财大气粗的银行“脸色”行事……好在是,日子虽然难过,但各家也在摸索各家的活法,说不定,一些创新的、具有革命性的金融变革,就在这时候萌芽了。

  预付卡发行:前有“国家队”后有“无牌商”

  “原以为拿到牌照后,我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觉得有了资质,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其实现在看来,生存态势和以前差不多,不好不坏,竞争者也不见减少。”一见到记者,上海某大型预付卡企业的副总裁陈先生就倒起了苦水,发牌照的初衷似乎和他们想象得不太一样,本来以为去年9月原定的大限日后会有一批预付卡发行企业被拦在大门之外,结果央行并没有任何措施严格限制那些没有拿到牌照的企业,现在无牌企业发得更欢,而陈先生的公司却由于拿到了牌照,受到央行管制,在发卡时反而有点束手束脚。

  在某大型事业单位工作的黄先生最近感觉,单位好像很久没发消费卡了,这就是让陈先生更头疼的问题。“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定,央行在发卡方面制定规定也在情理之中。现在大多数预付卡企业的主要客户是公关公司、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因为预付费卡可以开具各种发票,可作为礼品、可发福利、还可避税,但现在国家对单位购买预付费卡作出了不少限制,有的单位甚至已经不来买卡了。”陈先生说,以前关系蛮好的一些大客户私底下告诉他,说上面不让买了,虽然没有明确的政策或者文件,只是内部通告,但对于发卡企业来说,却实实在在失去了不少大客户。

  失去用户的另外一方面原因在于预付卡行业中有“国家队”的参与,比一般由企业发行的预付卡更受欢迎的,是那些由银行发行的预付卡,这种卡相当于“不能取现的银行卡”,只要有POS机的地方就能用,而且其价值更体现在与黄牛的交易上。“一般的企业预付卡和黄牛交易大概是97折,高一点的也就98折,而银行的预付卡一般就能达到99折,量大的话还能打到99.5折,如果消费者能选择银行预付卡,肯定不会选企业的预付卡。”陈先生说。

  陈先生觉得,现在国家并没有大力支持预付卡行业的发展,甚至是抑制着该行业。“平时很少能看到某个预付卡企业的广告,大多数预付卡企业都比较低调,因为预付卡行业在人们的概念中总是和一些灰色利益相关,一旦你高调,肯定就有人会来找你。”陈先生说,现在是预付卡行业的冬天,而且估计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迎来春天。

  现在,陈先生所在的企业能做的是尽量多发行记名卡,尽量和灰色地带不要沾边。

  PSO机铺设:佣金更少进场费更高

  沉淀资金和收取特约商户的佣金是预付卡企业的两大重要收益来源。理论上说,银联卡向大型超市收取的佣金一般为0.3%,商场是0.9%,餐饮企业则为1.8%。由于预付卡更利于拉动特约商户的销售,本来收取的佣金应该较银联卡高一些,但是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上海点佰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汪捷向记者透露,目前佣金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不仅如此,有的大型企业还表示如果带来的年销售额达不到一定程度的话,“没有佣金”。

  成都某预付卡发行企业的负责人罗先生正在全面扩张商户,想把自己的POS布到更多的网点,但是他发现,现在商户要求越来越高。“商户非常注重发卡量,如果发卡量不大,反而会向发卡企业收取管理费,当作维护和管理设备的成本。这对于一些不太知名的预付卡来说,是比较难接受的,本来发卡量就不大,希望能多布一点网点,多赚取一点佣金,现在,光成本方面的负担就很重。”罗先生叹了口气。

  汪捷也告诉记者,在商户的门店安装好指付通机器后,之后的运维成本很高,“指付通大多安装在饭店、商场,这些服务场所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往往培训好一批员工,不久就走了,新来的员工不会用,一旦碰到用户要用POS机,就会说‘坏了’或者干脆说‘没有’,造成用户的流失。因此在每个片区都成立巡检员,定期检查。”

  记者了解到,现在预付费卡向商户进军方面也有了进场费一说。“进场费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便利店方面,我们曾经和一些便利店谈过,他们就提出要求先付一部分保证金,大概在10万左右,其它的手续费另算,保证金也就相当于进场费。”汪捷告诉记者,不过有的商户也会看人头,如果是知名的大企业,可能就会让让步,毕竟人家发卡量大,能带来的交易额也大。

  罗先生告诉记者,他也碰到过这样的事,“一边是下降的佣金,一边是高涨的保证金,其它还有设备运维和人工成本,利润越来越少。”

  但是,汪捷认为这也可以理解,对于商户来说,这也是一种选择性的竞争手段,谁能给它带来更多利益,谁就能进驻。

  “支付行业牌照的门坎虽然很硬性,但进入该市场后还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坎,就预付卡来说,如果发卡量不大,很难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去。”陈先生分析。

  生存隐忧:依附于银行一不小心可能全盘皆覆

  在第三方支付的市场中,存在着一条牵涉到各方的利益链,银行、银联、企业、商家、用户,用汪捷的话来说,任何一方的关系都要处理好。不久前,拉卡拉、钱宝等被封杀的消息铺天盖地,虽然官方表示是交易问题源自设备故障,但牵连到了十几万用户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汇付天下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产业链各方的利益协调一直是第三方支付发展中的主要障碍,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现在我们和银行的合作是比较顺畅的,因为我们的客户也是银行的客户。不过此前和银行谈判的时候也是压力重重,而且我们一直担心着万一哪一天银行采取攻势,我们该怎么办。”深圳某支付企业的负责人李先生向记者表示,因为一旦牵扯到利润分成等问题时,第三方支付公司与银行可能会产生分歧,而且如果分歧不能解决,受伤害的总归是第三方支付公司。

  李先生的担忧不无道理,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赵宇梓直言,第三方支付企业存在管理混乱、违规经营、恶性拼抢市场、冲击正常支付秩序、风险事件频发等诸多问题。这已经明确表示出了银行业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不满。

  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在银行的危机感正在越来越强,一方面可能由于第三方支付军团的日益扩大,而另一方面也源自于现在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比如此前颁发的基金销售牌照,不少第三方支付企业都获得了,这又抢去了银行的一块业务。李先生感觉,此前,某些银行对一些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封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一种“警告”。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告诉《IT时报》记者,目前大多数支付公司是通过中国银联的通道做支付和清算的,清算通道为“支付公司—银联—银行”,这是一个单向的通道,只要这个环节里面有一个中断,这个通道就算崩溃了。“如果是银联或银行断了通道,第三方支付公司基本没有可挽救的对策。”张萌说。

  李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他们也给银行卡带来了使用量,但为了保持和银联、银行的良好关系,平时自己不得不吃点亏,“比如在分配服务费的时候,会给银行稍微多一点的比例,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付出还是值得的。”

  记者手记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过日子的招

  在看上去很美的第三方支付市场,表面平静的海面上藏着暗流涌动。

  但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尽管不少企业都表示市场竞争激烈,发展中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和瓶颈,但是他们都有自己过日子的招。

  杉德,会在卡上加载多种功能,如积分、消费奖励等,帮助商户留住客户;指付通,给商户做精准营销,把商家的折扣信息有针对性地推送给用户,再根据实际去消费的人数收取3%~5%的营销佣金;快钱,把目光对准了企业用户,提供一体化的金融信息化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提高现金的周转率,有用户希望快钱能把其口号“把一块钱当两块钱用”上升为“把一块钱当三块钱用”。

  虽然各个招从表面上看都不一样,但其实质是一样的——创新,如何以产品业务的创新来避免同质化竞争是不少第三方支付正在考虑和探索的问题。企业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需要从单一的盈利模式走向创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而那些还未获得牌照的企业也不能仅把注意力放在“通行证”上,自己的内功才是公司发展的最大“基石”。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