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低迷之际,中国市场成为了奢侈品厂商“救命稻草”。10余年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增长迅猛,但与之同时,国内消费者正被“赶往”国外消费,五成奢侈品消费能力流向境外。
“中国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市场份额从1998年的不到1%到2010年的10%,12年间增长了10倍。在接下来的5年,仍将高速增长”,即将召开的2012博鳌论坛上周发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2年度报告》中如此描述。
今年1月份,世界奢侈品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达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中国社科院、麦肯锡等多个研究机构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诸如保时捷、普拉达、阿玛尼、卡地亚等奢侈品厂商的利润节节攀升,中国市场俨然已成这些大牌们的救星。
尽管中国已悄然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但是奢侈品的销售价格却国内外差距较大,并饱受“诟病”。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2011中国奢侈品报告》中监测的七类奢侈品(65个国家,115种商品)国内外价格差中,高级腕表国内外市场价格差最大,居于100%~350%之间,化妆品的价格差在40%~120%之间,最高可达188.5%。
博鳌论坛发布的这份报告认为,导致中国奢侈品国内外价格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税制。由于中国实行流转税制,在进口商品中所收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及进口关税。例如,一块内地售价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7元,占到售价近1/2。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29.5%。而2011年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3560亿元,比上年增加3070亿元,增长29.3%。
由于差价过大,“中国五成奢侈品消费能力流向境外,高税收正在把国内消费者赶往国外消费”,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人在国外奢侈品消费累计达到50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2011年的春节,中国人境外消费更是创下历史高点。
另外,与发达国家物价相比,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日本的3.76倍,同时是欧盟的2.33倍。有政府官员坦言,“确实感到美国商品价格比国内便宜很多,衣服和鞋都比国内便宜,便宜一半都不止”。
报告认为,中国应该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包括部分中高档商品的关税。“要改变奢侈品消费外移的消费现状,将一年数百亿美元的消费留在国内,必须从降低国内奢侈品消费价格,营造更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不过,“奢侈品降税”这只靴子仍悬在半空之中,其是否能引导降价,阻止肥水流入外人田也尚存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