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化工 » 正文

新型肥料引导“化肥产能过剩”走出困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23  浏览次数:96
核心提示: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压在化肥行业身上的一块巨石,如何解决掉这块石头带来的重压,仅靠化肥企业自身的力量已经不太现实。业内专家指出,我们的很多化肥企业还没有觉醒,如果等到一切靠企业自觉去改变,化肥产业等不起,化肥行业必须在市场淘汰市场洗牌中实现产业大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淘汰落后产能将成大势所趋 在一定意义上,淘汰落后就是在保护先进,市场淘汰已经成为化肥行业自我调整的必然途径,落后...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压在化肥行业身上的一块巨石,如何解决掉这块石头带来的重压,仅靠化肥企业自身的力量已经不太现实。业内专家指出,我们的很多化肥企业还没有觉醒,如果等到一切靠企业自觉去改变,化肥产业等不起,化肥行业必须在市场淘汰市场洗牌中实现产业大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淘汰落后产能将成大势所趋

在一定意义上,淘汰落后就是在保护先进,市场淘汰已经成为化肥行业自我调整的必然途径,落后产能终将退出市场,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大方向。

中央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越来越坚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部署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工作时强调,充分认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迎难而上,尽快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一步落实完善支持落后产能退出、限制落后产能生产的政策措施,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不断完善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机制,确保完成“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关于产能淘汰,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石化化工处处长蔡荣华表示,目前国家列入淘汰名单的还包括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化肥产能,一批高毒高风险农药品种。蔡荣华强调,未来将严格控制产能过剩产品项目建设,相关政府部门正抓紧制修订相关产业政策、标准、目录,运用综合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在产能过剩的焦点问题上,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我国化肥供需基本平衡,目前国内氮磷肥产能过剩主要原因是:粮肥比价偏低、化肥消费下降,以及出口减少等。今后几年化肥行业重点是做好结构调整工作,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加大技改投入,降低化肥成本,推进企业重组,提升竞争能力,保障农业需求。

发改委人士强调,淘汰化肥行业落后产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淘汰能耗物耗高,资源利用不合理,经济效益差的现有产能;二是通过制定准入条件,加强监督管理等手段,提高新建产能的竞争力。目前,行业管理部门和协会已着手研究制定相关准入标准。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会长武希彦日前表示,将逐步建立淘汰机制,三年内,现有硫铁矿制酸装置采用水洗净化流程的以及10万吨含以下硫铁矿制酸装置、20万吨含以下的硫磺制酸装置逐步退出市场。三年内,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不到10%的企业逐步退出市场。

产业调整鼓励新型肥料发展

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产业调整刻不容缓,近年来,化肥产业的自我调整也在展开,氮肥、磷复肥的产业布局日趋集中,产业整合也在加速,但是,产能的不断释放成为行业发展的压力。专家指出,从肥料品种到产业格局的角度,发展新型肥料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磷复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近日发布,在这一规划思路中,明确提出:控制磷肥总量,防止盲目发展;3-5年内不再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兼并、重组、联合等手段提高产业集中度;坚持发展与环保并重,积极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同时,规划思路也重点表述“十二五”重点发展的磷复肥品种是:缓、控释肥料及各种专用肥料、功能肥料,适用于节水农业的滴灌肥原料,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的液体肥等新型肥料及各种专用肥;DAP、MAP、TSP、NP、磷酸基NPK复合肥暂不发展。

在此之前,中国石化协会发布的《石油和化工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氮肥、磷肥准入门槛,限制低水平产能无序扩张。重点发展高效复合肥、缓控释肥等高端产品,提高钾肥供应能力和高浓度化肥的比例。争取到2015年,高浓度化肥比例提高到85%,施肥复合率达到40%以上。调整产业布局,鼓励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争取到2015年,复合肥前10名企业的产量比例提高到50%以上。

专家指出,从本质上说,目前的化肥产能过剩其实就是基础肥料的过剩,而随着我国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更需要走一条复合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肥料发展道路,基础肥料应该总量控制,在新型肥料上加大开发力度才是根本出路。当前,BB肥、缓控释肥、叶面肥、水溶肥等各种新型肥料正在迅速发展,新型肥料日益得到市场认可。在产业调整大力发展新型肥料的机遇之下,新型肥料产业必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在大调整中实现行业新生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也不能熟视无睹,化肥行业目前身陷困境,产能过剩是一个决定性原因,产业调整已经刻不容缓,只有进行大调整化肥产业才能实现新生。

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市场需求乏力、行业面临尿素崩盘、磷复肥大面积亏损的困境中,“产能过剩并发症”日益显现,这些都对产业大调整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专家认为,产业调整需要企业自我调整和政府宏观调控同时进行,企业首先要培养一种良好心态,不能盲目发展不顾大局,同时加快产品创新,稳固市场,大企业更应该在行业整合中担负起重任,从而实现行业洗牌中的良性调整。从政府的角度,必须加快宏观调控的力度,保证调控政策的科学持续,同时加大力度实现调控政策的执行和落实,不能只做纸上文章。

业内专家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理有利有节地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一种常态,政府大可不必慌不择路,急于求成。事实上,市场经济必然导致过剩经济,过剩经济应是市场经济的阶段性表现。解决过剩,并不意味着停止建设,而应该在优化格局,调整结构、鼓励创新中用一种产业大循环的思路,来最终完成行业优胜劣汰的可持续发展。

一位已经破产的磷复肥企业老总向记者表示,当年他们上复合肥项目的时候的确有些盲目,没有看清大市场,今年遭遇行业困境,企业最终破产。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没有任何外力能够拯救落后者,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命运都在掌握自己手中,化肥产业只有转变观念,主动变革,在新一轮的产业大调整中寻找到新的生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DESTOON